刚被上司臭骂一顿,转眼又被妖怪讥讽。孟厌心烦地低着头,越走越快。姜杌在身后急追,没话找话与她交谈,“你怎么知道他是寺人?”
&esp;&esp;孟厌:“他和他的药童都面白无须,跟我从前认识的一个寺人游魂一样。”
&esp;&esp;寺人做大夫,不是什么稀罕事。
&esp;&esp;可白芥子实在太过好色,来来回回盯着她的胸脯瞧。她那日其实还想再问,但心里难受得很,只好推说无话可问,匆忙离开。
&esp;&esp;“他养的那些妖怪呢?”孟厌记起这事,白芥子被抓,可她却未看见一个妖怪出现,“他们跑了吗?”
&esp;&esp;姜杌回得云淡风轻,“无雪修炼剑术需要吞魂,那些不能化形的妖怪,全进了他的肚子。”
&esp;&esp;回想起前几日顾一歧的慌乱,孟厌瑟瑟发抖。
&esp;&esp;“我的魂魄不好吃,真的。”
&esp;&esp;“他随我,挑剔,只吞百岁以上的妖怪恶魂。就你那点修为,他根本瞧不上。”
&esp;&esp;第57章 菩提偈(一)
&esp;&esp;人浮于世,不过百年。
&esp;&esp;酆都大帝被地府一众官员烦了半月后,在一个午后,又一次消失无踪。
&esp;&esp;月浮玉拿着一堆文书进房找他,看房中空空如也,气得不顾读书人的体面,从牙缝中骂出几字泄恨,“上梁不正下梁歪。”
&esp;&esp;从幽都山往西南面行四百里,有仙山名昆仑。高达万仞,上有木禾万千,半山瑶池化水为云。
&esp;&esp;经昆仑天池往上九重天,便是弥罗宫。
&esp;&esp;站于宫阁,俯视山下。入目仙岛林立,浮云直上,大渊奔流不息。
&esp;&esp;酆都大帝一踏进弥罗宫,殿中众仙便看着他笑。太上老君摆弄拂尘,“你乃堂堂酆都大帝,难道还惧怕一个月浮玉?”
&esp;&esp;一句话,引得众仙哄笑起来,酆都大帝呵呵地干笑附和。
&esp;&esp;殿中,唯玉皇大帝未敢多笑。
&esp;&esp;百年前,他引月浮玉上天庭。百年间,委实过得苦不堪言。
&esp;&esp;月浮玉每日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,连累他日日宵衣旰食。好不容易将月浮玉骗去地府,才算过了几个月的潇洒日子。
&esp;&esp;笑声未停,酆都大帝涨红了脸,一脸正气凛然,“本官何需怕他?”
&esp;&esp;太上老君抚须大笑,“既然不怕,为何今日才敢来?莫不是因那月浮玉一早去了搅乱荒……”
&esp;&esp;提到搅乱荒,后土娘娘关切道:“上回那事是否已经解决?明年轮到本官管地府,你的烂摊子,本官可不想管。”
&esp;&esp;万年前,他们三个约定各管地府百年,明年正好是百年之期。
&esp;&esp;酆都大帝颔首,紧挨着她坐下,“本官已与那妖谈好条件,不日这事便能顺利解决。”
&esp;&esp;说话间,一团荧荧红光闪过。
&esp;&esp;酆都大帝探头往外看,正巧瞧见心宿星君追着荧惑星君在跑。
&esp;&esp;两仙重叠,荧荧如火,飘忽不定。
&esp;&esp;斯须,太上老君往人间一探,闭目幽幽道:“荧惑守心,有坠星下月氏。就看这月氏元象帝,是做宋景公还是汉成帝?”
&esp;&esp;酆都大帝借着在天庭论道的由头,赖在弥罗宫,久久不回地府。
&esp;&esp;月浮玉没办法,只好与阎王商议着处理地府诸事,偶尔帮酆都大帝收收来自姜杌的书信。
&esp;&esp;每日几封的书信,由顾一歧带回,已堆了一柜子。
&esp;&esp;这日,顾一歧拿着书信找到月浮玉,“又来一封,大人难道还在天庭吗?”
&esp;&esp;月浮玉大力抽开柜子,将书信扔进去,“对!传信去催,哼哈二将说他又跟着太上老君去了流坡山。”
&esp;&esp;顾一歧退后几步,生怕月浮玉无处发泄的怒气撒到他身上,“大人一向爱与人论道。再者说,姜杌也未催,应是不急。”
&esp;&esp;说到姜杌,月浮玉起了好奇心,“真不知他和大人每日在谈什么。”
&esp;&esp;他曾有心拆开那些书信,但他一打开,入目一片空白,料想两人在信上动了手脚。
&esp;&esp;顾一歧摇摇头,“我听孟厌说,姜杌是避着她写的书信。对了,孟厌托我问你,她何时能回地府?”
&esp;&es